很多人认为学习艺术是一种退缩,但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学习艺术有多难。因为艺术核心的东西是真诚,当然并不是说所有艺术的经历都来自于自己的生活,但确实是那些时刻属于自己的感情,更有内涵,更有质感,更能打动别人,也就是艺术家。
1、文艺美学基本理论·审美观照文艺美学美学基础理论美学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审美特征进行观察、体验、判断和审视的独特的审美心理活动。观察(Observation)是英文estoming的意译,原指凝视、沉思和期待,是“等着瞧”的翻译。在古希腊,柏拉图用“沉思”一词来指对美的审视和追忆,尤其是对理想世界的美。他认为,天才只有在入迷的状态下,回忆和观察理想世界的美,才能获得最高的美感。因此,审美摄影是具有聪明头脑的人的一种特殊能力。
黑格尔所说的审美摄影,是指欣赏、分析、判断、改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心理过程和能力,以及观看自身人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的再现。因此,审美摄影的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主动创作的过程。康德和克罗齐所说的静观,是指人在美学上与其他事物无关,与事物的内容、趣味、观念无关的纯粹孤立的、绝缘的欣赏活动,以达到一种宁静舒适的状态。
2、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叔本华外国文学美学大纲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美学家,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出生于德国但泽,父亲是银行家,母亲是小说家。他在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哲学、数学和自然科学。1813年,他因写了《充分理由法则的四个根》一书而成名,并获得博士学位。后来去柏林大学任教,试图与黑格尔一较高下,失败后辞职。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充足理由法则的四个根源》、《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论自然意志》、《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附录和附录》等。他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该书共四卷。第三卷,表象世界,重点是艺术和审美问题。叔本华哲学的核心是唯意志论和悲观主义。他批判了康德的不完全唯心主义,把康德的“现象世界”变成了“我的表象”,彻底否定了客观世界的存在,同时又把康德的“事物本身”变成了主观的“意志”。